初三学生培优方案措施

初三的孩子需要激励孩子好好学习,不能把心思放在和学习无关的事情上,当然除了学习,还可以让孩子在课余时间多些自己的兴趣爱好,这样孩子的脑子就会得到放松,教育孩子学习,是一件很复杂的事情,在这条路上,家长任重而道远。

初三学生培优方案措施

1、对不同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对于学有余力的同学,要求掌握课本及练习册上的思考题,并设置课内和课外拓展作业,目的是挖掘潜能,拓展思维,为长远发展打下基础。

2、对于后进生,我们从培养信心激发兴趣入手,首先让他们高效利用好课堂时间,对孩子的进步进行激励性评价。作业以掌握基础知识,提高计算能力为主。课后加大对后进生的辅导力度,另外鼓励同学之间互相帮助,不歧视学习有困难的学生,不纵容成绩优秀的学生。

3、不管是家长或者老师,都发现一个现象。总感觉只要孩子多做题,一定能赶上来。你一问学生,他们大多数也都归结为做题少。于是,家长和老师们都认为,只要知识点补上,学习一定会好起来。但是经过一番折腾,差的还是差。

我对此也曾迷惑了好多年,最近才慢慢的找到些门道。有的家长说,家里有学问的人,孩子的学习肯定好。因为感觉这样的家庭可以辅导孩子,可现实是不少家庭父母对孩子学习无心管教;也有一些家庭,父母学历高,但孩子却学习差。显然,通过多辅导试图使孩子学习好的想法是好的,但却不符合实际。

试想,如果孩子回家做作业还需要家长辅导和监督,只能说明二点,一是孩子在学校没好好学,没学会。二是孩子的自觉性不够。

4、要补学习兴趣。像做饭一样,饭菜再好吃,没胃口也是白搭。不少差生明知道自己差的原因是做题少,但为什么还不多做题呢?补兴趣的核心就是让孩子感觉容易。只有感觉容易,他才可能去做题,才可能多做题。

好多学生差就在于当初学习时,入门没入好,入门时感觉难。所以,只有让学生感觉容易,一学就会,才能激起学生学习兴趣。其实,只要坚持在教室坐的学生,没有哪一个不想学好的,就是因为感觉难,所以一直在等待,所以补差开始要低起点,不断增加学生的自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