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要正确对待孩子不愿上学的情绪。如果孩子出现这种情况,首先家长不要过分紧张和焦虑,因为这是孩子的正常心理表现。父母应该帮助学生找到原因所在。比如是不是学习压力过大;或者是不是家庭出现了问题;或者是同学间产生了矛盾等等。
让孩子学会自我调节和控制自己的情绪,避免过激的行为发生,以免伤害自己或他人。可以引导学生多与同学沟通交流感情等途径来转移注意力。也可以适当给孩子一些鼓励性的物质奖励,以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和自尊心。同时还要经常关心学生的思想动态及生活情况等细节问题,及时给予他们适当的关怀和帮助。
如果孩子学业上有压力,要鼓励孩子树立正确的目标、鼓励孩子去克服困难、帮助孩子培养学习的兴趣、找学习的方法,来适应新的课程的转变。体验生活,刚上初一年龄太小,如果是他内心厌学就不想上学,那作为家长可以给孩子适当安排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让孩子去做!从生活中体验到金钱或物质的来之不易,让他体会到父母的不容易。
家长也要为孩子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和家庭环境,父母要创造温馨的家庭环境,周末可以一家出去运动、郊游,增强父子或者母子的感情。要尊重孩子、理解孩子,千万不要责骂、讽刺、讥笑孩子,学会倾听、多理解。孩子对于上网和电视自制力很差,一定要控制,但是不可抓太紧,因为孩子也需要放松。家长应根据情况制定一个每周看电视和上网时间表。教孩子自觉遵守。
培养孩子的自控能力,爸爸妈妈要有耐心,注意循序渐进,切忌操之过急。在日常生活中,对于孩子的不良表现,要给予耐心的说服教育,切忌一味地训斥、压制。对于孩子表现良好的自控行为,要给与及时的表扬和鼓励,这样的鼓励会让孩子更加积极,也会让他感觉到家长的关注,树立孩子的自信心。父母们需要给孩子创造学习的环境和氛围,除了硬件环境以外,可能更需要父母自己要做好爱学习爱读书的好榜样。
学习成绩的差距和同学之间的冲突等都会使孩子感到自卑和沮丧。家长应该通过积极的回应和鼓励来帮助孩子建立更强大的自信心,让他们相信自己的实力,相信自己能够解决问题。家长也可以通过鼓励孩子去参加一些比赛或者做一些有成就感的事情,进一步提高孩子的自信心,使他们更加愿意去面对学习和生活中遇到的困难。
家长需要关注孩子的身体健康。如果孩子身体不适,他们可能情绪低落、精神不太好,也就更加不愿意上学了。所以,家长应该注意孩子的饮食、作息以及卫生等问题,确保他们的身体状况良好,以便能够更好地去面对学习和生活中的种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