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不让孩子夏天吃冰棍,孩子会照办吗?不让孩子看动画片,孩子会干吗?阻止下的服从是迫于威严暂时的屈服,只要有机会就一定会伺机行动。因此初中家长可以允许孩子有节制的玩手机。家长不能将孩子关在笼子里,将一切诱惑与危险人为的隔绝。这样反而会让其经不住诱惑,对刺激新鲜没有任何抵抗力。
建立规矩和限制是帮助孩子戒掉手机的第一步。家长可以和孩子一起制定一些规矩和限制,例如规定每天只能使用手机一定的时间,或者规定在完成作业和学习任务之前不能使用手机。这样可以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减少手机对他们的干扰。
1.对于初中以前的娃,早早设立规则。只用电脑或iPad玩游戏,不要用手机玩(小屏幕对眼睛伤害太大,而且太方便)。我家从小学开始就是平时不玩游戏,只有周六日玩,每次20-30分钟。和孩子讲为了保护眼睛,小时候孩子还是比较听话的。规则一旦设立不随意更改。所以直到现在,周一到周五孩子根本想不到玩游戏,已经形成习惯。如果你已经放任孩子玩游戏,玩手机,到了中学想收回来,就很难了。需要找个特别的契机,比如考试考砸了的时候……哈哈。
2.手机越晚给越好。我家是六年级下因为快毕业了,同学们都用手机互相加微信留联系方式。
3. 对于初中生,手机需不需要家长管控。我的答案是必须管控。在很多事情上我信任孩子,也愿意让他尝试自我管理,但唯独手机,基于我对我家孩子自控力和对手机的了解,在现阶段我选择不会把手机使用权完全交给孩子。为什么呢?
4. 带孩子一起查资料,让孩子真正明白手机到底是怎样的存在,人们为什么很难控制玩手机背后的真实原因。
手机是一把双刃剑,好的一面是沟通更加高效,可以用来查资料,付款等让我们的生活更方便;坏的一面是让人们沉迷碎片化信息,不能深度思考,浪费了很多宝贵的时间。长时间的游戏和短视频会导致中学生的注意力不集中,影响学习成绩。此外,游戏和短视频中的暴力和色情内容也会对中学生的价值观产生负面影响。
此外,这些技术产品的设计者深知如何用游戏或者短视频让观看的人大脑分泌多巴胺,产生愉悦感,从而欲罢不能,因为产品就是这么设计的。在强大的人工智能面前,不要指望孩子的抵抗力。让孩子站在一个游戏或视频生产者的角度想想,他们要什么。他们要的是我们的时间和专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