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家长平时在乎成绩,尤其是排名,倘若孩子退了几个名次,家长就会大大雷鸣,对孩子轻则批评,重则打骂,我以前接触过一个孩子,给我讲过因为他的成绩太差,父母两人对他轮番拳打脚踢。所以他就觉得无所谓了,就故意考不好。
家长们要注意培养孩子的自信心,告诉孩子你真的很优秀,相信你一定可以成功的,要相信自己的能力,相信自己一定可以的。找出孩子的闪光点,同时找出孩子擅长的科目,询问孩子这科学习好的原因,以点带面的带动其他学科的学习。可以做一些针对性训练用来提高较弱的科目。 与孩子们必须很好地沟通,并确保他们可以自愿参加培训,而不需要父母的胁迫,才能有更好的效果。
和孩子推心置腹地谈谈,找到成绩突然下降的真实原因,并及时采取补救措施。看看是具体哪一门功课成绩下降得最厉害,还是哪几门都出现了同样的问题。
学习讲究的是学习方法,如果孩子只会一味地死记硬背,多做题,肯定学不到真知。这样孩子不仅浪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而且也没有融会贯通,付出10分的努力,可能连3分的收获也没有。因此,家长要注意对孩子学习方法的指导。
找到孩子在学习上的障碍并采取积极地响应措施,比如找到孩子的老师问一问,和老师沟通如何将孩子的薄弱功课想办法补上去,甚至是可以在外请老师和孩子一对一或一对几的进行补课。
家长不能看到孩子成绩退步了,就不淡定了,就认为世界末日到了,孩子的前途没啦,孩子没救了。其实没考好,孩子心理肯定也不好受。家长能做的,就是要强压心中的怒火,接受孩子现在的成绩。并保持镇定,抱抱孩子,安慰安慰孩子受伤的内心,让孩子自己静一静。家长对孩子的考试成绩,暂时不发表任何见解,采用冷处理的方式,冷静地接受孩子成绩退步的实事。
初中阶段的学习以中考为锚点,初一,初二学习知识建立体系,到了初三进入复习阶段,中考成了检验学习效果的试金石。其实做好前面两点,你会发现其实中考不过就是拆解为各个知识点的综合运用,从出题思路到解题技巧都是有章可循的,早一些练习真题,做到“知己知彼百战百胜”就容易多了。另外,学习是一个长期的慢慢积累的过程,需要初中生坚持不懈的努力,如果初中生缺乏意志,也容易产生消极应付的心态,所以在初二出现成绩下降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