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可以有也可以没有,没有什么应该不应该的。孩子十三岁,正是学习任务重的时候,而且这个时候各种手机游戏诱惑也很大,如果孩子管不住自己,就不要随便买手机给他玩,容易耽误学习。如果孩子能控制自己,那就可以给他买一个,控制她的使用。
在现代信息化社会里,不让孩子使用手机,且不说家长与孩子、教师与孩子的联系交流受到限制和影响,就是从学生个人适应社会的综合能力培养上也是十分不利的。将学生隔离于信息社会难以做到,也不利于学生发展。大禹治水不在堵,在疏。作为家长和老师,对孩子拥有和使用手机,要多引导、指导,充分发挥手机在通讯和信息浏览、知识查阅等方面功能,严控学生将手机用于交友(早恋)、游戏等方面。
13岁孩子得到手机既不过早,也不过晚,是最恰当的年纪,过早给孩子买手机只会弊大于利。过早给孩子配手机会损伤孩子的视力发育,在13岁给孩子配手机,还有以下这些因素考量。
任何事情的发展离不开专注力的支撑,小学是孩子求学旅程的起点,也是孩子专注力发展的重要时期,家长不应忽视这个时期的重要性。这个时期给孩子购买相应的电子产品,不利于孩子的成绩提升。
13岁时,大部分孩子都已经上了初中,学习、思维还有专注力基本定型,电子产品不会对其产生严重的危害,也不会影响孩子的方方面面的发展。
孩子到了一定年龄,对手机有需求是正常的。他们也有自己的天空,自己的世界,也想做自己想做的事。作为父母,我们要站在一个综合的角度,站在双方的立场上充分思考问题。
一味地只有父母说了算,有时可能会激起孩子的逆反心理。问题的症结不是要不要给孩子买手机,真正的问题是,手机买回来后,家长如何引导孩子正确使用手机。
家长对手机要有正确的态度,这是成功引导孩子的前提。家长千万别提孩子想玩手机的时候会变色,好像遇到了大敌一样。能够从心底感受到手机真的很有趣,孩子喜欢玩是很正常的。
如果不让孩子玩游戏,孩子在学校甚至会失去很多与同学的共同语言。孩子学习后适当地玩手机是可以理解的。它可以作为孩子紧张学习的有益调整。甚至游戏也有助于劳逸结合,提高孩子的学习效率。如果家长一味禁止,结果会适得其反。